May Day Message 2025 (Mandarin)
Prime Minister and Minister for Finance Lawrence Wong's May Day Message 2025 in Mandarin. Scroll down for the links to read the Message in English, Malay, and Tamil.
今年是新加坡建国60周年。回顾新加坡过去60年的成就,我们除了心怀感恩,也应有所反思。
数十年来,我们齐心协力,将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成第一世界国家。我们的工友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也共享了新加坡繁荣发展的成果。
除了工作条件的改善,工友这些年的实际工资也普遍增长。如今,他们绝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住房,而新加坡的成功也与他们的前途息息相关。无论是在教育、医疗保健或退休方面,他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依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所需。
这一切让国人的生活更有保障,也让他们倍感安心,对未来充满新希望。
然而,建设新加坡的工作是永无止境的。为此,我们不断精益求精,完善政策、优化制度,并且更努力地帮助工友们自我提升。
如今,我们正处于世界剧变的关键时刻。美国近期宣布的关税措施,已打击了全球信心。出口需求正在下降,投资活动也有所放缓。我国经济正面临压力。贸工部已将我国今年的全年增长预期下调至零到2%。
对我国而言,这并不只是短暂的逆境,而是更深层的挑战。这股逆流削弱了开放贸易及全球合作体系,以及一个可预测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些都是过去让新加坡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最近几个星期,我会见了许多工会领袖。他们都对工友的就业前景和生计表示担忧。一方面,年纪较大的工友担心自己被裁员,失业后难以重新就业。另一方面,应届毕业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找到好工作,进而打造自己向往的未来。这些问题牵涉甚广、事关重大,也确实让人们感到焦虑。
尽管如此,我坚信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携手努力,我们就能坚定、沉着地应对这些挑战。在我国,工运一直是重要的支柱。这些年,劳资政三方紧密合作,共同维护工友的利益,为他们带来了实质的改善。这包括:落实更多灵活工作安排;让在职父母享有更多育儿假期;为中途转业者提供更多再培训和提升技能的机会;为遇到就业挫折的国人提供更多援助;以及 在2700多个企业培训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更多委员会,协助企业和工友成功转型、抢占先机,维持竞争力。
这些都是重要的举措。
但更为关键和难能可贵的,是我国牢固的劳资政伙伴关系。它以全国职工总会和人民行动党之间的共生关系为根基,再与创造就业和增长机遇的企业和雇主紧密合作,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劳资政协作模式。
鉴于我们对彼此的深厚信任,我们向来不会去争夺不断缩小的经济“蛋糕”,而是会携手把“蛋糕”做大,并确保所有国人都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
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政府为本地家庭、工友和企业推出了全面的援助配套。
但我们所做的不限于这些。为应对不明朗的经济前景,政府成立了经济韧性小组。小组由副总理颜金勇主持,并由劳资政三方的关键领导人组成。
我们将密切留意事态发展,并做好准备随时调整或加强应对措施,以便在情况恶化时能及时反应。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展望未来,确保工友做好准备,应对新经济模式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协助企业适应改变,茁壮成长。我们将继续投资于民,包括加强技能创前程计划,为国人提供更多终身学习的机会,以及协助每位工友掌握所需技能,以胜任更好的工作。我们也将深化和拓展我们的全球网络,以让企业和工友能开拓新市场,发掘新机遇。
我们或许无法预测未来几个月或几年的情况,但能确定的是,面对世界剧变,全球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我国所面临的挑战会更错综复杂,而我们的容错空间也将进一步缩小。
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我们并没有标准答案可参考。但一直以来,新加坡都能凭借国人的团结力量,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过去是如此,今后也会是如此。
我们不妨回顾我国当时如何有效应对冠病疫情。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但在雇主、工会、工友与政府的紧密配合下,我们上下一心,携手渡过了难关。
今天,我们也能以当初战胜冠病的精神,应对眼前的未知。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我们的工友为本。因为你们的辛勤付出,新加坡才能维持良好运作,持续发展。无论是以手艺、心力或脑力谋生,无论是在车间厂房、服务前线、实验室或办公室努力奋斗,你们的毅力和奉献精神都在推动着国家前行。
若不是你们秉持共同的使命感,尽心尽力、坚持不懈,新加坡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是卓越的你们让新加坡与众不同。
在五一劳动节这一天,我们要向所有工友致敬,并承诺会继续与大家携手同行,一起打造更美好、更公平和更具包容性的新加坡。让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让小红点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亮。
祝大家劳动节快乐!
Explore recent content
Explore related topics